2008年2月19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戴摩托车头盔的人是谁
任宇

  死者被刺17刀
  1月2日,元旦刚过,绍兴县钱清镇某印染厂的员工们又开始忙碌,然而,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突然发生,打破了这里的宁静。在工厂门口,员工大才被一名男子杀害。
  凶案发生在当晚8时15分,当工友们闻讯赶到时,行凶男子已逃离。
  接报后,绍兴县公安局钱清派出所和刑侦大队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。经现场勘查发现,死者大才头南脚北倒在工厂门口,身上有17处刀伤,而从左肋刺入的那一刀直接刺破了心脏。
  由于案件性质恶劣,绍兴县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“1·2”凶案专案组。
  警方随后调看了该厂的监控录像,发现歹徒行凶的全过程被完整记录。从画面上看,行凶男子身高约1.75米,体格较为健壮,但是由于凶手在行凶时始终戴着安全头盔,其面部难以看清。监控画面显示,大才和凶手见面后,几乎没有进行任何交谈,凶案就发生了。
  民警分析认为,这个歹徒如此凶残,几乎刀刀致命,必定与死者有莫大的仇恨,因此决定从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入手进行侦查,以期尽早发现线索。
  为了能尽快查明凶手的真实身份,专案组民警兵分两路开展调查:一路在外围负责设卡、排查;另一路则对目击者及死者的亲友逐一进行询问。但几乎问遍所有人得到的都是同一个回答,“大才平时人缘不错,好像没有什么死对头”,而且也无一人能辨认出凶手到底是谁。

  车牌号成重要线索
  正当专案人员一筹莫展之时,案发当天上白班的工厂门卫老李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:“上午有一名戴着头盔的男子来打听过大才的情况。当时,我还以为那人是大才的朋友,就告诉他大才上夜班,晚上8点之前会到。现在想来,他的打扮还真像个‘职业杀手’。”
  据此,民警再次调看了当日上午的监控资料,发现画面中那个打听大才情况的男子衣着虽与行凶者有所不同,但其所戴的黑红相间的头盔却一模一样。另外,身形、体态以及走路的姿势,两者也极为相似。由此,民警断定此人极有可能就是作案凶手。
  专案组分析认为,凶手两次露面都戴着头盔,目的可能有二:一是为了掩饰身份,逃避侦查;二是他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。很快,后一种猜想就在外围排查中得到了证实。据一名群众反映,案发当天,在距厂门口不到200米的地方,他差点被一个戴着头盔、驾驶一辆红色太子摩托车的人撞倒。“那人开得可快了,要不是我躲得快,肯定被他撞倒。他一个急刹车还在我面前摔了一跤。我骂他,他也不吭声,跨上摩托车就走了。我记下了他的车牌,是皖PF7XXX。”这一重要线索成了突破这起凶杀案的关键。
  经查询,专案民警得知车主姓姜,与死者是同乡。但当抓捕人员赶到姜某的租住处时,那里早已人去楼空。

  五昼夜后凶手落网
  仅用2个小时就确定了犯罪嫌疑人,无疑给追捕赢取了有利战机。绍兴县警方立刻向全省各地市公安机关发出了协查通报,并请求邻近县市公安机关通过道路监控设施对嫌疑摩托车进行追查。
  1月7日下午,一条重要线索传来:姜某在建德出现。建德境内只有两条主干道:一条是高速公路,另一条是320国道。由于姜某驾驶的是摩托车,不可能上高速,在建德警方的建议下,专案组在320国道乾潭镇某路段设下埋伏。当晚6时左右,当姜某驾驶摩托车出现在该路段时,众民警一拥而上将其擒获。面对从天而降的公安民警,姜某发出了绝望的喊叫。
  姜某被连夜带回了绍兴。经审讯,他对杀害同乡大才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

  一句戏言惹祸来
  据了解,姜某和大才年纪相仿,都三十七八岁,相识好几年了,平日里关系不错。他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,才使姜某动了杀机?姜某在谈及行凶动机时只轻描淡写地说:“因为他说了我一句坏话,我觉得受不了!”一句坏话引发杀人案,这让专案民警大为震惊。
  经民警再三讯问,性格内向的姜某才极不情愿地说出了缘由。
  原来,姜某已老大不小了,可一直没有讨到老婆,也没有女朋友。案发前几日,大才一句无心的取笑让原本心胸狭窄的姜某恼羞成怒。因此,自以为受到奇耻大辱的他决定报复。姜某说,他本来只想教训大才一下,打他一顿,让他不敢胡说八道,谁知那晚喝了点酒,冲动之下就采用了如此极端的手段来宣泄内心的愤恨。